低磷酸酯酶症 疾病介紹及衛教

疾病簡介

低磷酸酯酶症(Hypophosphatasia, HPP)是一種影響骨骼及牙齒發育的疾病,其致病原因為第1號染色體的ALPL基因發生突變,導致非特異性組織鹼性磷酸酶(TNSALP)功能異常,無法參與骨骼組織礦化的過程,於骨骼及牙齒發育時,鈣和磷等礦物質異常堆積,故無法形成堅硬的骨骼及牙齒。

依據發病年齡與症狀嚴重程度約分為六型:周產期致死型、周產期良性型、嬰兒型、兒童型、成人型、牙齒型,其臨床表徵嚴重型則會導致胎兒死亡,而輕微型成年患者會有下肢病理性骨折等。嚴重型低磷酸酯酶症發生率約為1/100,000,輕微型的發生率可能高於1/100,000。

臨床症狀

患者臨床表徵差異性大,從出生到成年時期都有可能發病,依據發病年齡與症狀嚴重程度約分為六型:

1. 周產期致死型:

可透過胎兒超音波檢查識別,患者有長骨彎曲合併軟骨骨刺、胸腔狹小、身材矮小、四肢彎曲、槤枷胸、肺功能不全、呼吸困難及高血鈣等臨床症狀,也可能會併發窒息或癲癇,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死產。

2. 周產期良性型:

可透過胎兒超音波檢查識別,患者長骨彎曲,出生後骨骼異常較為趨緩,可能會有兒童型或成人型的臨床表徵。

3. 嬰兒型:

出生時無明顯臨床表徵,於0~6個月大時發病,患者可能有生長遲緩、顱骨軟化、顱縫早閉、藍色鞏膜、脊柱側彎、手腕與足踝變粗、長骨彎曲、韌帶鬆弛、肌肉張力減退、骨骼礦物質化不足、佝僂症串珠、高尿鈣、肺功能不全、高血鈣、及其他併發症。

4. 兒童型:

臨床表徵差異大,患者有骨質密度低至類佝僂症等表徵,另外可能會有乳牙過早脫落、身材矮小、行走遲緩、骨骼變形、關節痛、骨痛、骨折及顱骨形狀異常等症狀。

5. 成人型:

通常於中年時期才發現,患者可能會有恆齒過早脫落、軟骨鈣化、足部和大腿骨反覆骨折及足部疼痛,且關節疼痛和炎症之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。

6. 牙齒型:

患者有牙齒問題,此臨床症狀可獨立發生,無合併其他骨骼異常;或與前述幾種類型的症狀合併表現,患者通常會有乳牙過早脫落、嚴重齲齒、牙周齒槽骨喪失及門牙脫落等臨床表徵。

遺傳模式

 周產期致死型、嬰兒型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;周產期良性型、兒童型、成人型、牙齒型為體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。

1. 體染色體隱性遺傳,若父母親雙方皆為同基因突變之帶因者,其本身並不會發病或有任何症狀,則下一代不分性別有1/4的機率生下患者。

2. 體染色體顯性遺傳,具有一個對偶基因帶有異常點位突變,即有可能會致病;若父母任一方為患者,則下一代不分性別有1/2機率為患者。

檢驗方式

目前尚未針對低磷酸酯酶症建立常規的診斷標準,而不論哪種類型的低磷酸酯酶症患者都會出現血清鹼性磷酸酶(ALP)活性低下及尿液磷脂醯乙醇胺(phosphoethanolamine, PEA)濃度升高之特徵,其他常見實驗室生化檢查相關數值包含血清中鈣、游離鈣及無機磷之濃度,以及檢測維生素B6的生物活性代謝物,是低磷酸酯酶症最敏感的偵測指標。除了生化檢驗外,可透過放射科檢查、胎兒超音波檢查、病程評估診斷、牙科環口放射線影像檢查或組織學評估等方法來綜合診斷,或可透過分子基因檢測方式進行ALPL基因確認,約可檢測出近95%患者。
針對有臨床特徵之患者、有家族疾病史之家族成員等,建議可與專業醫師進行遺傳諮詢,透過臨床評估與基因檢測的方式,讓低磷酸酯酶症之患者可以及早診斷治療與醫療協助。

首選慧智 (相關檢測如需進一步諮詢,請洽詢專業醫療人員或醫師)

參考資料

  • 罕見疾病基金會
  • GeneReviews®
  • MedlinePlus
  • 罕見疾病一點通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