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作名稱:祥龍獻瑞
畫作介紹:龍是帝王的象徵,更代表著吉祥、天下太平。
作者名稱:于昕蕎
個案故事
昕蕎透過基因檢測確診為「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29型」,俗稱「小腦萎縮症」的罕見疾病,疾病導致語言、智能、肢體多重障礙。昕蕎多年辛勤復健,「想要自己真正的會走路」是她最殷切的盼望。昕蕎每幅畫作都是用她顫抖的手耗時多日完成,感謝一路上有許多人伸出援手相助,翻轉她的人生,展現生命的光彩與價值!
疾病名稱
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 (Spinocerebellar Ataxia, SCA)
疾病介紹
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是一種漸進式神經退化性疾病,患者無法正常調控隨意肌的活動,主因是小腦功能失調,導致患者步伐穩定度、肌肉控制、眼部運動、言語等方面都受到影響。
SCA型別編號是依據致病基因發現的順序而訂,目前已知有40種以上SCA的分型,其中以SCA3最常見,其次為SCA1、SCA2、SCA6類型。而SCA1、2、3、6分型佔一半以上的SCA病例,皆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,其致病原因為基因上發生CAG三核苷酸的重複序列異常擴增,造成蛋白質功能或構型異常,形成蛋白聚合體堆集於小腦及脊髓中,這些區域主要負責協調、平衡及運動功能,長期下來,患者會出現神經退化及運動失調等問題。
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的全球發生率為1/100,000~5/100,000,依不同的種族及地區有些差異。
臨床症狀
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(SCA)為晚發型疾病,多數患者通常為成年後發病,共同的症狀通常包含步態共濟失調(步態不穩或搖晃)、言語不清、吞嚥困難等。各分型間,臨床表徵有些許不同,例如SCA1、SCA2、SCA3之患者有周邊神經病變的問題,導致四肢無力、麻木和疼痛等現象;SCA1、SCA3之患者因上神經元損傷造成肌肉痙攣或反射亢進;SCA2、SCA3之患者因控制眼球的肌肉無力,造成眼球運動異常,另有巴金森氏症等症狀;SCA3之患者有肌張力障礙問題;SCA3、SCA6之患者會發生嚴重眩暈,因SCA個體表現仍有差異性,故疾病分型依臨床醫師評估診斷為主。
SCA疾病目前無法根治,以支持性治療為主。像是使用藥物能改善眼球運動異常等相關症狀;行動不便的患者依情形使用手杖、助行器及輪椅以防止跌倒,或使用特殊輔具有助於日常活動進行;若有構音障礙之患者透過語言治療,能改善生活上的溝通。
遺傳模式
SCA1、SCA2、SCA3和SCA6型之基因皆為顯性遺傳模式,具有一個對偶基因帶有異常點位突變,即有可能會致病;若父母任一方為患者,則下一代不分性別有1/2機率為患者。
檢驗方式
經由專業醫師評估臨床特徵以及家族史情形後,進行神經學影像以及實驗室檢查,可透過分子基因檢測方式作疾病分型及確診診斷。
針對有臨床特徵之患者、有家族疾病史之家族成員等,建議可與專業醫師進行遺傳諮詢,透過臨床評估與基因檢測的方式,讓SCA患者可以及早診斷治療與醫療協助。
參考資料
- StatPearls
- MedlinePlus
- GeneReviews®
- 罕見疾病一點通
- 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