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固醇超標?認識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

疾病簡介

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脂質代謝疾病,是由於基因變異所以造成肝臟無法正常移除膽固醇,使得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會較正常值高出數倍,且增加心血管疾病提早發生的風險。患者除了高膽固醇之外,也會有黃斑瘤(淡黃色的膽固醇堆積斑塊)出現,隨著年齡增長而惡化,甚至會發生心血管疾病,最常見為冠狀動脈心臟病(CAD)。患者若未治療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時間會比一般人還要早,未治療的男性在50歲發生CAD的風險是50%,未治療的女性在60歲發生CAD的風險是30%,因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相當重要。
目前已知家族性高膽固醇症相關的基因非常多,比較常見的是LDLR、APOB及PCSK9這三個基因。LDLR(低密度脂蛋白受體)基因造成LDLR蛋白缺損,使得肝細胞回收血中循環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功能降低;至於Apo B、PCSK9基因都是間接會導致LDLR的運作出現問題,Apo B基因表現的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(LDL)中的主要結構蛋白,PCSK9的基因會促進LDLR(低密度脂蛋白受體)在肝細胞中的降解。

家族性高膽固醇症患者建議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,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若需藥物治療則使用降血脂藥物,在危急時可能會使用到血漿置換術,另外極少患者可能需要肝臟移植。

臨床症狀

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,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於130 mg/dL,總膽固醇大於230mg/dL;成人時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於190 mg/dL,總膽固醇大於310mg/dL。

患者在腳後跟背側肌腱腫脹(黃色瘤),和眼睛周圍皮膚內有黃色沉澱物(眼瞼黃斑瘤),當黃色瘤發生時常伴隨一些內科疾病產生,如: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低下、膽道硬化、骨髓瘤及腎病症候群等,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都會出現黃色瘤。其他症狀較常見為因膽固醇超標引起的動脈粥狀硬化,因冠狀動脈心臟病所引起心紋痛、心肌梗塞,較少患者會發生中風。

遺傳模式

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常見的LDLR、APOB及PCSK9三個基因,是以體染色體顯性方式遺傳。患者從父母雙方各遺傳到一條的變異基因,則為同合子家族高膽固醇血症 (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, HoFH),從父母其中一方遺傳到變異基因,則為雜合子家族高膽固醇血症(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; HeFH),一般HoFH臨床狀況會較HeFH嚴重。約有70~95%家族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為LDLR、APOB及PCSK9三個基因之一的雜合子變異,發生率約為1/200~1/250;同合子家族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發生率約為1/160,000~1/250,000。

檢驗方式

臨床上醫師可藉由詢問家族病史、病人自身的病史、身體外觀檢查、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數值和基因檢測等方式來判斷。針對有臨床患者或具家族疾病史之成員,建議可與專業醫師進行遺傳諮詢,讓家族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可以及早診斷,及早進行藥物治療和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。

首選慧智 (相關檢測如需進一步諮詢,請洽詢專業醫療人員或醫師)

參考資料

  • GeneReviews®
  •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

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